本校於1981年5月1日由香港明愛開辦,隸屬香港明愛特殊教育及訓練服務。為香港第五所嚴重弱智兒童學校。
1. 1981年5月至1988年1月---
81年設校,校長施王瑞霞,全校三班,教職員六名。校址座落九龍油麻地明
愛中心一樓。為九龍區嚴重弱智兒童提供特殊教育服務;另亦為港島區學童提供
「家中教學及訓練」服務 (Home﹣based Training) 。至84年,學校擴充至七班
,由於教室不足,不能全數收納所有學生,其中兩班採「外展輔導班」模式經營
,除因應學童需要,提供教育外,亦指導家長配合教導。86年增設協助言語治療
教師一職,至於其他輔助醫療服務,雖有迫切需求,但有關職位仍未納入認可資
助。
至
香港
灣仔聖佛蘭士街42號,成為港島區第一所嚴重
弱智兒童學校。 校舍背靠山坡,教室、特別室分處不
同樓層,樓面面積雖足夠,然而學生每日只能依賴一
細小電梯穿梭學習,對師生來說,難言理想。遷校三
月,學校即開設住宿服務,供有需要的學生住宿訓練
,大大解決部份學生及家長每日交通及照護的辛勞。
至90年,學校發展 6 班小學、4 班中學的標準規模,
學
生容額為80人,而其中32名學生可獲住宿服務。
3. 1993年至2007年8月---
93年明愛康復服務部於鯉景灣開設了另一所嚴重弱
智兒童學校 -- 明愛樂義學校,校長施王瑞霞女士、部份
教職員、學生等一同遷往新校發展。校長一職由伍國雄
博士接任,學校班級亦縮減至中、小學各 4 班。
時值香港教育改革浪潮,政府及社會各界大量資源 投入教育體系中,學校的基本設施得以大幅度更新,其 中尤以資訊科技的應用,多感官室、輔助溝通器材、多媒體製作中心、模組軟件、數碼如廁紀錄系統...等多項資科新猶都在這段時間引進學校,改進學與教效能。而學校的文書工作、財務管理、資訊管理進行全面電腦化,學校藉教改浪潮,進行了數次結構重組及流程重整,奠定了今天學校的分層項目管理模式。
4. 2007年9月至今---